职学在线

010-8648 6762
服务热线(8:30-18:00)
首页/ 一级造价师/ 固定总价合同与固定单价合同的区别

固定总价合同与固定单价合同的区别

作者:职学在线 2025-09-19 阅读:10 一级造价师

固定总价合同与固定单价合同的区别

一、定义

固定总价合同

俗称“闭口合同”或“总价包干”。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一个固定的总价,这个总价通常基于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及澄清文件等。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除非发生设计变更或合同条款约定的调价情况(如法律变化、主要材料价格波动超过约定幅度等),否则总价不再调整。

· 适用工程:

  · 设计图纸完整、清晰,工程范围明确。

  · 工程量能准确计算,施工周期较短。

  · 技术难度不高,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少。

  · 例如:标准厂房、小型建筑、装修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常用)。

· 优点:

  · 建设单位:投资预算明确,易于控制成本,管理简单。

  · 施工单位:激励其优化施工、节约成本,可能获得更高利润。

· 缺点:

  · 建设单位:承担前期设计深度不足的风险(若设计变更,仍需调价)。

  · 施工单位:承担了大部分风险(如工程量计算错误、漏项、物价上涨等),投标报价较高以覆盖风险。


固定单价合同

俗称“量变价不变”。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各项工作的综合单价,而最终的结算总价 = ∑(经双方确认的实际完成工程量 × 合同单价)。这是目前国内最常用、最主流的结算方式。

· 适用工程:

  · 设计图纸不完善或预计会有较多变更。

  · 工程量在施工前无法准确计算。

  · 例如:大部分房建、市政、水利工程,尤其适用于招标时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项目。

· 优点:

  · 风险分担合理:建设单位承担“量”的风险,施工单位承担“价”的风险。

  · 公平性: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结算,适用于变更较多的项目。

· 缺点:

  · 建设单位:需精确计量实际工程量,管理工作量较大,最终总投资可能超预算。

  · 施工单位:需承担单价中的成本上涨风险(如材料、人工费上涨)。

 

二、核心区别对比表

特性维度 

固定总价合同 
固定单价合同

核心原则

总价包干,量价风险均由承包商承担

单价固定,量风险由业主承担,价风险由承包商承担

计价基础 

以初步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为基础报总价

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报单价

结算公式

合同总价 ± 设计变更、签证等

∑(实际完成工程量 × 合同单价) ± 其他费用

工程量风险

承包商承担(计算错误、漏项风险大)

业主承担(按实结算)

价格风险

承包商承担(人工、材料涨价风险大)

 承包商承担(但可通过合同调价条款部分规避)

业主成本控制

容易(总投资在签约时基本锁定)

较难(总投资需待竣工后计量才能最终确定)

承包商利润

不确定(取决于自身成本控制能力)

相对确定(每个单价已包含利润)

适用工程

设计完善、工期短、变更少、技术成熟

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设计深度不够、预计变更较多的工程

业主管理重点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严格计量和审核实际完成的工程量

承包商投标策略

报价较高(需覆盖风险),仔细核查图纸和清单

报价相对较低,重点在于报好每个单价


三、选择计价方式


业主应选择固定总价合同

业主应选择固定单价合同

设计深度

设计图纸非常详细、完整

计图纸可能不完善,预计会有较多修改和变更

工程复杂性

工程结构简单、技术成熟

工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

工期

工期较短

工期较长

风险偏好

希望将投资风险转移给承包商

预算明确 愿意承担工程量变化的风险,追求结算公平


四、总之

固定单价合同因其风险分担相对合理,是目前国内外工程领域最主流、应用最广泛的合同计价方式。而固定总价合同则对业主的管理能力要求较低,投资控制更有利,但前提是前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足够深度和精度。

本文来源:中问建设智库,工程造价管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