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学在线

010-8648 6762
服务热线(8:30-18:00)
首页/ 安全工程师/ 【关注】2025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应知应会及五问五答!

【关注】2025年《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应知应会及五问五答!

作者:佚名 2025-05-25 阅读:4 安全工程师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事关生产经营单位

2025有哪些需要了解的?一起来看五问五答

一.2025重点开展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有哪些?

1.2025年重点开展金属冶炼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培训,2026年重点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责任人培训。

2.2024年底前各有关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培训覆盖率达50%,2025年底前实现100%覆盖。

二.2025如何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提升行动?

熟悉掌握行业领域涉及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组织企业内部学习宣贯,确保全员掌握。

三.2025如何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

1.企业负责人每季度带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高危行业每月至少一次)。

2.企业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

3.完善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到人。

4.吸取本行业领域历史典型事故教训,组织排查整治同类事故隐患。

.025如何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

1.落实危险作业(如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的管理规定和现场安全管理的“七项措施”。

2.深化违规施工和违规电气焊(割)作业综合治理,落实“六查”制度。

3.将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纳入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五.2025如何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

1.组织企业内部安全培训,确保全员(包括外包外租等关联单位的劳务派遣、灵活用工、实习生等人员)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知识。

2.企业每年至少开展1次疏散逃生演练(高危行业每半年至少1次),提升员工应急能力。

3.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要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满足安全风险防范和事故抢险救援需要。

(2024-2026)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应知应会内容汇编

一、三年行动时间安排
本次三年行动从2024年持续至2026年。
二、三年行动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治本攻坚,全市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明显提高,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实现“四个转型”:安全发展理念向事前预防转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向事前预防转型,风险防控手段向事前预防转型,隐患排查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三、三年行动重点工作任务
(一)“九大行动”
1.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行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行动。对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全覆盖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推动主要负责人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2024年,重点开展非煤矿山、工贸行业涉有限空间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二级三级医院消防安全责任人集中培训;2025年,重点开展金属冶炼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文物保护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集中培训;2026年,重点开展工贸行业涉爆粉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责任人集中培训。
3.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落地行动。企业定期开展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题学习,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学带学,并纳入企业“晨会”必学内容,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培训必学必考内容。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分行业领域建立执法检查重点事项清单,企业建立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重点事项清单。
4.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健全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每季度带队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至少开展1次检查(高危行业领域每月至少1次),完善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5.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持续加大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尾矿库、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水利、能源、消防、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烟花爆竹、油气储存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力度。及时更新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及淘汰落后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加大危化品、尾矿库、工贸、烟花爆竹、建设施工、交通运输、燃气等行业领域淘汰更新力度。
6.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严格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有关要求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严厉查处不培训、假培训、未持证、持假证等违法行为,确保安全培训取得实效。细化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各类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频次、内容、范围、时间等规定要求,健全教育培训效果督导检查机制,切实强化教育培训动态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认真编修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方案,采取“不提前通知、不设定脚本、不预设场景、不预设地点”的“四不”方式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疏散逃生演练(高危行业领域每半年至少1次)。
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一体建设,积极推动、引导有关行业领域各类企业单位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8.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充分发动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举报或报告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时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报告奖励机制,激励从业人员积极向生产经营单位报告身边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的合理化建议。
9.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加强全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育公众安全意识,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和目标,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活动。202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二)“四项整治”
1.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施工专项整治。从电气焊设备安全质量、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发证、作业单位监管、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环节,强化电气焊作业全链条管理。
2.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聚焦教育培训、警示标识、作业审批、个人防护四个重点环节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规定,有效提升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能力。
3.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督促企业辨识管控高处作业风险,建立高处作业项目台账,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高处作业现场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消除由于风险管控措施缺失或执行不到位而造成的高处作业事故隐患。
4.企业外包施工专项整治。聚焦企业外包施工各项制度措施落实,聚焦发包、承包单位责任落实,聚焦源头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建立、落实,聚焦发包全过程的合法性、规范性,聚焦日常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聚焦非法转包、违法分包打击治理,开展起底式问题隐患排查,严格全过程安全管控,健全企业外包施工长效管理机制。
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