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考试包含三种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及案例分析题、方案设计题,其中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两个科目题型均包含单选题、多选题;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两科目题型均为单选题及多选题。中级社工实务考试题型为案例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各题型如何作答更容易得分呢?
单选题题量占据60个,每题1分,共计60分,单选题作答时如何选择最优答案。
1、单项选择题构成
单选题题量占据60个,每题1分,共计60分,单项选择题由1个题干和4个备选项组成,备选项中只有1个答案最符合题意,其余3个都是干扰项。
如果选择正确,该题得1分;选择错误不得分。
这部分考题大多是考试用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题目较简单。
2、单选题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一般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有以下几种方法:
01 直接选择法,即直接选出正确项。
如果应考者对该考点比较熟悉,可采用此方法,以节约时间。
02 间接选择法,即排除法。
如正确答案不能马上看出,逐个排除不正确的干扰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03 感觉猜测法。
通过排除法仍有2个或3个答案不能确定,甚至4个答案均不能排除,可以凭感觉随机猜测。一般来说,排除的答案越多,猜中的概率越高,千万不要空缺。
04 比较选择法。
通过对答案和题干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可以找出一些陷阱,去除不合理选项,从而再应用排除法或猜测法选定答案。
社会工作师考试考察题型中,多项选择题是必考题型,多选题题量占据20个,每题2分,共计40分,社会工作者考试多项选择题答题策略:慎重选择第3和第4项。
1、多项选择题结构构成和得分设置
多项选择题由1个题干和5个备选项组成,备选项中至少有2个正确项最符合题意选项和1个干扰项,所选正确答案将是2个或3个或4个。
01、如果应考者所选答案中有错误选项,该题得零分。
02、如果答案中没有错误选项,但正确选项未全数选出,则选择的每个选项得0.5分。
03、如果答案中没有错误选项,并全数选出正确选项,则该题得2分。
2、多选题答题方法
多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也可采用直接选择法、排除法、比较法和逻辑推理法,但一定要慎用感觉猜测法。应考者做多项选择题时,要十分慎重,对正确选项有把握的,可以先选;对没有把握的选项最好不选。
在做题时,应注意多选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如果已经确定了2个(或以上)正确选项,则对只略有把握的选项,最好不选。
如果已经确定的正确选项只有1个,则对略有把握的选项,可以选择。
如果对每个选项的正误均无把握,可以使用感觉猜测法,至少可以随机猜选一个,最好也只猜一个,得0.5分的概率会很高。
总之,要根据自己对各选项把握的程度合理安排应答策略。
通过排除法仍有2个或3个答案不能确定,甚至4个答案均不能排除,可以凭感觉随机猜测。一般来说,排除的答案越多,猜中的概率越高,千万不要空缺。
04 比较选择法。
通过对答案和题干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可以找出一些陷阱,去除不合理选项,从而再应用排除法或猜测法选定答案。
1、《社会工作实务》考察题型及内容简介
01、《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的题型以案例题的形式出现,总共5题,每题20分,均为问答题型。
02、“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相对于同级别考试的其他科目来说,该科目的考试难度较大,因为其注重考查社会工作从业者运用有关社会工作知识来识别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所以说其是以能力为本的考试。
03、“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虽然只出现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的考试中,但在答题时也会涉及“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这两个科目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就要养成“融会贯通”三本教材的思维习惯,综合运用三个科目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04、“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相对于其他科目的考试,更注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练习题进行理解记忆,在实例练习的基础上牢记知识重点。
2、关于案例分析的答题话术
关于案例分析的服务对象的困境分析,主要从服务对象自身(如生理、心理、社会、角色扮演,工作出现问题等),他的家庭关系问题,(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关系问题),家庭外的人际关系(如同学同事邻居关系问题等),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或国家政策的原因而导致服务对象的自身资源不能发挥等方面来分析。
关于主要介入策略,仍然从这些角度来入手。
如针对服务对象自己,应当……,主要运用个案工作的一些方法,(具体参考下面的总结)。
针对他的家庭(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应当……,(主要运用个案工作的联合家庭治疗或结构家庭治疗法等)。
如果服务对象有几个人,具有相同问题或者可以相互支持,可以使用小组工作方法,基本的小组类型是支持小组和成长小组。
针对服务对象的环境和社区,应当……,主要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另外,可以回答社区提供资源或组织社区志愿者上门怎么服务等。
3、关于方案设计题的答题话术
(一)问题陈述与分析,分两个部分
1.问题陈述
2.问题分析,基本和案例分析对服务对象困境分析差不多。
(二)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
可以将目的与目标分别列出,如目的:……,具体目标:……可以分别列出,条理要清楚,分1、2、3等
2.实施策略:
和案例分析的介入策略差不多,如针对个人可以实行一对一的个案辅导,具体如下。
对几个人,可以使用小组方法,如建立一个支持小组,挖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共同探讨以后人生发展,相互督促,共同成长等,对家庭,采用结构家庭治疗,对环境如学校、单位、社区等,工作者可以扮演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制订有关方案等。要分清层次,具体而不罗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社会工作的行话来说。
3.方案执行:
要具体的说说操作,而不要像模拟试题答案那样一笔带过。如整和社区资源,你可以说说怎样强化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如社区提供资源为此服务,志愿者等。
提供服务,要具体写明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工作者是什么角色,需要那些人配合,如家人、心理医生、生理医生、义工、志愿者等。
介入的方法是什么,另外在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社区中的有影响的人,服务机构政策不合理,调解行动,危机介入等,要说说怎么介入。
关于监督执行进度,主要可以请相关人员,志愿者、社会工作督导等人为活动进行专业辅导和监督。另外也是要层次清楚,列明1、2、3。
4.方案评估:
包括服务对象满意度,我们一般使用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即服务对象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包括填写问卷来表达对介入的看法。
方案执行情况,我们一般是用任务完成情况测量方法和目标完成情况测量方法。对于效果评估,特别是行为、思想、态度改变情况的评估,我们一般用基线测量法或差别影响评分等。可以写上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等,总之要把方法说明。
大家要注意时间的分配,避免时间不够用。